最近,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的针灸推拿二科成功实施了两例在C型臂X线引导下的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,采用微创介入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。这一新技术的引入,标志着彭水县中医院在微创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,填补了县域内的相关空白,为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了更优质和高效的医疗服务。
精准微创,快速缓解疼痛
第一位手术患者张大爷,61岁,因长期体力劳动受到腰部疼痛的折磨。他在入院前3个多月内,腰部疼痛明显加重,并伴随右下肢的疼痛和麻木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经过影像学检查,张大爷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,保守治疗与神经阻滞治疗均未能缓解他的病痛。在科室讨论后,主治中医师杨小琴决定为其进行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。手术在C型臂X线引导下进行,经过精准定位后,张大爷体位俯卧,在局部麻醉下由杨小琴实施了注射胶原酶的操作。
杨小琴解释称,胶原酶能特异性溶解椎间盘内的胶原蛋白,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。手术时长约1小时,张大爷术后无明显不适,疼痛立即得到缓解。一个月后复查显示,他下肢疼痛显著改善,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
第二位患者任婆婆,57岁,同样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。病症恶化导致她站立和行走均感困难,生活几乎不能自理。经过MRI检查及多种保守疗法后,杨小琴为其施行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,术后任婆婆的疼痛立刻得到缓解。一个月后,任婆婆腰部疼痛完全消失,下肢疼痛亦明显减轻,重新恢复了自主生活能力。
微创介入,精准治疗新方式
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技术,借助先进的影像设备如CT与C型臂X光机进行精确的引导和监测。通过经皮穿刺的方式,将生物制剂胶原蛋白水解酶注入病灶,利用胶原酶的药理作用分解胶原组织,从而减轻或消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,改善患者的症状。相比传统开放手术,此方法无需大切口,仅需小针眼,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。
术后患者恢复迅速,大部分人在第二天便能感受到症状改善。胶原酶的精准作用使突出组织逐渐溶解吸收,有效缓解疼痛和麻木。杨小琴医生提醒,术后应卧床1至2天,活动时需佩戴腰围,避免弯腰、重物和剧烈运动,女性应避免穿高跟鞋。
关于医生
杨小琴是彭水县中医院针灸推拿二科的主治中医师,也是重庆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的委员。从事疼痛相关临床工作已有16年,专注于各类疼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,尤其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,在这一领域享有良好的声誉。
本次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,更为j9九游会品牌在健康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,展现了其在微创治疗上的专业实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