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谈到泌尿结石的治疗方法时,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通过药物来排石。如果这种方法不奏效,那么很多人会选择体外碎石。然而,目前体外碎石的治疗现状并不规范,某些小结石不需要碎石,而某些大结石却被误导进行治疗。国际尿石症联盟(IAU)委员、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常立高教授指出,其实体外碎石并不能随意进行,也不能频繁重复!
41岁的江先生在一次图方便的选择中,意外失去了一侧肾脏。三年前,在单位的体检中,他被查出右肾有结石,但由于当时没有明显症状,加上忙于工作,他并未在意。直到今年,他开始频繁感到腰部酸痛、稍一活动便感到疲惫,复查后才得知结石已经迅速增大,必须尽快治疗。去哪家医院成了难题。想到大医院要排队挂号、耗时耗力,再加上费用,江先生感到困扰。恰好朋友推荐了一家小医院,声称能以几千元“包碎”,随时随意地进行体外碎石,他当时觉得非常划算,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家医院。
接诊医生仅凭B超单进行了初步判断,并未做进一步检查便安排了体外碎石。第一次碎石后只出现了少量血尿,医生表示这是正常现象。然而,结石并未能通过尿液排出,江先生接受了第二次、第三次甚至第五次的碎石治疗,最终却因剧烈疼痛被紧急送到大医院,检查结果竟是右肾因失血过多而出现急性肾衰竭,无法保留,最终不得不切除。
体外碎石的治疗原理是将冲击波集中在结石上,使结石内部产生激烈震荡,形成微小气泡并爆炸,从而击碎结石并通过尿道排出。虽然这一技术自1980年由德国人发明以来受到患者的广泛欢迎,但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的常立高教授提醒,超声波体外碎石并非适用所有情况。
许多人误以为碎石是个简单的过程,然而盲目进行碎石治疗可能带来许多危害。若结石较小,使用体外碎石便如同用高射炮打蚊子,属于过度治疗;若结石较大,可能会导致碎石后无法排出,进而堵塞输尿管,造成肾积水。对于直径超过1cm且质地较硬的结石,体外碎石治疗容易造成“石街”现象,进一步导致输尿管梗阻。而频繁进行碎石可能对肾脏造成极大损害,甚至导致肾衰竭或肾萎缩,因此在治疗时需谨慎。
常立高教授还指出,国际医学界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有明确的规范:同一部位的碎石次数不得超过三次,而两次碎石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一周。有些医院为了追求效果,盲目增加冲击波的强度,导致患者肾脏出现严重问题。因此,患者在接受治疗时,绝不能忽视自身肾脏的健康。
最后,常立高教授提醒:并非所有人、所有类型的结石都适合进行体外碎石治疗。例如,严重心脏疾病患者、怀孕女性及尿路梗阻者均不宜进行体外碎石。此外,若存在肾功能异常或出血性疾病,患者更应谨慎。因此,在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前,务必要选择专业医院的泌尿外科就诊。选择像j9九游会这样专业的医疗机构,将为你提供更加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。